財金數量方法習題 - Gemini Pro 2.5 解答 Chapter 05
2025-07-12 15:34:03 未分類

1. 一個碗中有 6 個白球與 4 個紅球,從此碗隨機取兩球且不放回,試問抽出兩球為紅球的機率為何?
解答: 這是一個不放回抽樣的古典機率問題。
- 碗中總共有 6 + 4 = 10 個球。
- 第一次取到紅球的機率 P(第1顆為紅球) = 4/10。
- 在第一顆為紅球的條件下,碗中剩下 9 個球,其中有 3 個紅球。
- 第二次取到紅球的機率 P(第2顆為紅球 | 第1顆為紅球) = 3/9。
- 兩球皆為紅球的機率是兩者相乘: P(兩球皆為紅球) = (4/10) * (3/9) = 12/90 = 2/15。
2. 樂透彩券的普獎機率為 1/7,每次沒有中普獎的機率為 6/7。試問在購買五次樂透彩券後,第一次與第二次中普獎,且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五次不中普獎的機率為何? 解答: 這是一個獨立事件的機率問題。
- 中獎機率 P(中) = 1/7
- 不中獎機率 P(不中) = 6/7
- 所求的事件順序為 (中, 中, 不中, 不中, 不中)。
- 因為每次購買彩券的結果是獨立的,所以將各次機率相乘即可: 機率 = P(中) × P(中) × P(不中) × P(不中) × P(不中) = (1/7) × (1/7) × (6/7) × (6/7) × (6/7) = (1/7)² × (6/7)³ = (1/49) × (216/343) = 216 / 16807
3. 一位棒球選手,打擊率為 0.6,且每一次打擊皆為獨立,試問要打擊幾次,才能得到至少擊中一次的機率不小於 0.9? 解答:
- 每次打擊的擊中機率 p = 0.6。
- 每次打擊未擊中的機率 q = 1 - 0.6 = 0.4。
- 假設需要打擊 n 次。
- 「至少擊中一次」的對立事件是「n 次都沒有擊中」。
- n 次都沒有擊中的機率為 (0.4)ⁿ。
- 因此,至少擊中一次的機率為 1 - (0.4)ⁿ。
- 根據題目要求,此機率不小於 0.9: 1 - (0.4)ⁿ ≥ 0.9 0.1 ≥ (0.4)ⁿ
- 對兩邊取對數 (log): log(0.1) ≥ n × log(0.4) -1 ≥ n × (log(4/10)) -1 ≥ n × (log(4) - log(10)) -1 ≥ n × (0.60206 - 1) -1 ≥ n × (-0.39794)
- 兩邊同除以 -0.39794 (不等式方向改變): 1 / 0.39794 ≤ n 2.5129 ≤ n
- 因為打擊次數 n 必須是整數,所以 n 最小為 3。
- 答:至少要打擊 3 次。
4. 設事件 A、B、C 為獨立事件,且 P(A)=0.8, P(B)=0.1, P(C)=0.6,試問 P(A’ U (B ∩ C)) 為何? 解答:
- 首先計算所需事件的機率:
- P(A’) = 1 - P(A) = 1 - 0.8 = 0.2。
- 因為 B 和 C 獨立,所以 P(B ∩ C) = P(B) × P(C) = 0.1 × 0.6 = 0.06。
- 使用聯集機率公式 P(X U Y) = P(X) + P(Y) - P(X ∩ Y): P(A’ U (B ∩ C)) = P(A’) + P(B ∩ C) - P(A’ ∩ (B ∩ C))
- 因為 A, B, C 是獨立事件,所以 A’, B, C 也是獨立事件。 P(A’ ∩ B ∩ C) = P(A’) × P(B) × P(C) = 0.2 × 0.1 × 0.6 = 0.012。
- 代回公式: P(A’ U (B ∩ C)) = 0.2 + 0.06 - 0.012 = 0.248。
5. 一營造商投標 A、B、C 三項工程,該三項工程能持續的機率為 P(A)=0.5, P(B)=0.8 和 P(C)=0.20,假設 A、B、C 三事件相互獨立。設 X 為該廠商標得的工程數,試求: (1) X 的可能值為多少?試求出 X 的機率質量函數。 (2) P(X ≤ 2) = ? (3) P(0 ≤ X ≤ 2) = ? 解答:
- 令 A, B, C 分別代表標得三項工程的事件。 P(A) = 0.5, P(B) = 0.8, P(C) = 0.2
- 其對立事件(未標得)的機率為: P(A’) = 0.5, P(B’) = 0.2, P(C’) = 0.8
- X 為標得的工程數。
(1) X 的可能值與機率質量函數 (pmf)
- X 的可能值為 {0, 1, 2, 3}。
- P(X=0) = P(A’ ∩ B’ ∩ C’) = P(A’)P(B’)P(C’) = 0.5 × 0.2 × 0.8 = 0.08
- P(X=1) = P(A∩B’∩C’) + P(A’∩B∩C’) + P(A’∩B’∩C) = (0.5×0.2×0.8) + (0.5×0.8×0.8) + (0.5×0.2×0.2) = 0.08 + 0.32 + 0.02 = 0.42
- P(X=2) = P(A∩B∩C’) + P(A∩B’∩C) + P(A’∩B∩C) = (0.5×0.8×0.8) + (0.5×0.2×0.2) + (0.5×0.8×0.2) = 0.32 + 0.02 + 0.08 = 0.42
- P(X=3) = P(A∩B∩C) = 0.5 × 0.8 × 0.2 = 0.08
- 機率質量函數 f(x) 為:f(0)=0.08, f(1)=0.42, f(2)=0.42, f(3)=0.08。
(2) P(X ≤ 2)
- P(X ≤ 2) = P(X=0) + P(X=1) + P(X=2) = 0.08 + 0.42 + 0.42 = 0.92
- 或 P(X ≤ 2) = 1 - P(X=3) = 1 - 0.08 = 0.92
(3) P(0 ≤ X ≤ 2)
- 因為 X 的值不可能為負,所以 P(0 ≤ X ≤ 2) 與 P(X ≤ 2) 相同。
- P(0 ≤ X ≤ 2) = 0.92
6. 設 B為一事件,且 A₁, A₂, …, Aₙ 是 n 個互斥事件,且 A = Uᵢ₌₁ⁿ Aᵢ,且假設 P(A)>0 和 P(B|Aᵢ)=p,∀i=1, 2, …, n。試證 P(B|A)=p。 解答: 證明:
- 根據條件機率的定義: P(B|A) = P(B ∩ A) / P(A)
- 將 A = Uᵢ₌₁ⁿ Aᵢ 代入: P(B ∩ A) = P(B ∩ (Uᵢ₌₁ⁿ Aᵢ)) = P(Uᵢ₌₁ⁿ (B ∩ Aᵢ))
- 因為 A₁, A₂, …, Aₙ 互斥,所以 (B ∩ A₁), (B ∩ A₂), … , (B ∩ Aₙ) 也互斥。 因此,P(Uᵢ₌₁ⁿ (B ∩ Aᵢ)) = Σᵢ₌₁ⁿ P(B ∩ Aᵢ)
- 再由條件機率定義 P(B ∩ Aᵢ) = P(B|Aᵢ) × P(Aᵢ)。 所以,P(B ∩ A) = Σᵢ₌₁ⁿ [P(B|Aᵢ) × P(Aᵢ)]
- 根據題目已知條件 P(B|Aᵢ) = p 對所有 i 均成立: P(B ∩ A) = Σᵢ₌₁ⁿ [p × P(Aᵢ)] = p × (Σᵢ₌₁ⁿ P(Aᵢ))
- 因為 A₁, A₂, …, Aₙ 是 A 的一個分割(互斥且聯集為 A),所以 P(A) = Σᵢ₌₁ⁿ P(Aᵢ)。 因此,P(B ∩ A) = p × P(A)
- 將第 6 步的結果代回第 1 步的公式: P(B|A) = (p × P(A)) / P(A) = p 故得證。
7. 設有兩投資方案,甲公司有 25%的機率採取 A₁ 投資案,有 75%的機率採取 A₂ 投資案;A₁ 投資案有 10%可以在一年內有三成以上的報酬率,A₂ 投資案有 5%可以在一年內有三成以上的報酬率。 … (註:本題的敘述似乎有些混亂且可能存在矛盾。後半段關於乙公司的資訊與最後的問題 “則此公司採用甲公司採用 A₄ 投資案的機率為何?” 語意不清。在此,我們假設問題是要計算「採用甲方案時,能獲得三成以上報酬率的機率」。) 解答:
- 令 G 為「獲得三成以上報酬率」的事件。
- 令 A₁ 為「採取 A₁ 投資案」的事件,P(A₁) = 0.25。
- 令 A₂ 為「採取 A₂ 投資案」的事件,P(A₂) = 0.75。
- 根據題目給定的條件機率:
- P(G | A₁) = 0.10 (在採取 A₁ 方案下,獲得高報酬的機率)
- P(G | A₂) = 0.05 (在採取 A₂ 方案下,獲得高報酬的機率)
- 我們要求的是採用甲方案時,獲得高報酬的總機率 P(G)。
- 使用總機率定理: P(G) = P(G | A₁)P(A₁) + P(G | A₂)P(A₂) P(G) = (0.10 × 0.25) + (0.05 × 0.75) P(G) = 0.025 + 0.0375 P(G) = 0.0625 或 6.25%
8. 台大公司有三個廠房可以生產汽車,若其中有一台汽車出現瑕疵,公司經理根據下面的統計資料,可以推斷此瑕疵車最可能來自何廠?
統計資料:
廠房 | 佔總產量百分比 | 瑕疵率 |
---|---|---|
A | 0.40 | 0.05 |
B | 0.35 | 0.10 |
C | 0.25 | 0.07 |
解答: 這是一個應用貝氏定理 (Bayes’ Theorem) 的問題。我們需要計算在已知汽車有瑕疵的條件下,該車來自各廠房的條件機率,然後比較哪個機率最高。
-
定義事件:
- A:汽車來自 A 廠
- B:汽車來自 B 廠
- C:汽車來自 C 廠
- D:汽車有瑕疵
-
從表格中獲取已知機率:
- 事前機率 (Prior Probabilities):
- P(A) = 0.40 (A 廠產量佔比)
- P(B) = 0.35 (B 廠產量佔比)
- P(C) = 0.25 (C 廠產量佔比)
- 條件機率 (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):
- P(D|A) = 0.05 (A 廠的瑕疵率)
- P(D|B) = 0.10 (B 廠的瑕疵率)
- P(D|C) = 0.07 (C 廠的瑕疵率)
- 事前機率 (Prior Probabilities):
-
步驟一:計算總瑕疵率 P(D) 我們使用總機率定理: P(D) = P(D|A)P(A) + P(D|B)P(B) + P(D|C)P(C) P(D) = (0.05 × 0.40) + (0.10 × 0.35) + (0.07 × 0.25) P(D) = 0.0200 + 0.0350 + 0.0175 P(D) = 0.0725
-
步驟二:計算事後機率 (Posterior Probabilities) 我們要求的是 P(A|D), P(B|D), P(C|D)。
- 來自 A 廠的機率: P(A|D) = [P(D|A)P(A)] / P(D) = 0.0200 / 0.0725 ≈ 0.276
- 來自 B 廠的機率: P(B|D) = [P(D|B)P(B)] / P(D) = 0.0350 / 0.0725 ≈ 0.483
- 來自 C 廠的機率: P(C|D) = [P(D|C)P(C)] / P(D) = 0.0175 / 0.0725 ≈ 0.241
-
結論: 比較三者的機率:0.483 > 0.276 > 0.241。 因為 P(B|D) 的機率最高,所以我們可以推斷,這台瑕疵車最可能來自 B 廠。
9. 養雞場有甲、乙、丙等三棟雞舍,甲棟雞舍的雞隻佔全部雞隻的 40%,乙棟雞舍的雞隻佔全部雞隻的 50%,丙棟雞舍的雞隻佔全部雞隻的 10%。而在甲棟雞舍的雞隻死亡率為 10%,乙棟雞舍的雞隻死亡率為 5%,丙棟雞舍的雞隻死亡率為 2%。今若發現一隻死雞,試求該死雞可能由甲、乙、丙雞舍來的機率各為多少? 解答: 這是一個貝氏定理的應用。
- 令 A, B, C 分別代表雞隻來自甲、乙、丙棟的事件。 P(A) = 0.40, P(B) = 0.50, P(C) = 0.10
- 令 D 代表「雞隻死亡」的事件。 P(D|A) = 0.10, P(D|B) = 0.05, P(D|C) = 0.02
- 首先,用總機率定理計算任意一隻雞的總死亡率 P(D): P(D) = P(D|A)P(A) + P(D|B)P(B) + P(D|C)P(C) P(D) = (0.10 × 0.40) + (0.05 × 0.50) + (0.02 × 0.10) P(D) = 0.040 + 0.025 + 0.002 = 0.067
- 現在,使用貝氏定理計算條件機率 P(A|D), P(B|D), P(C|D):
- 來自甲棟的機率 P(A|D): P(A|D) = P(D|A)P(A) / P(D) = 0.040 / 0.067 ≈ 0.597
- 來自乙棟的機率 P(B|D): P(B|D) = P(D|B)P(B) / P(D) = 0.025 / 0.067 ≈ 0.373
- 來自丙棟的機率 P(C|D): P(C|D) = P(D|C)P(C) / P(D) = 0.002 / 0.067 ≈ 0.030
10. 試計算大樂透中,同花、葫蘆、陸號及普獎的機率為何? (註:題目文字與選項不符,在此僅回答問題中的「葫蘆」機率。葫蘆 (Full House) 指的是三張同點數和兩張同點數的牌型。) 解答:
- 從 52 張牌中任取 5 張的組合總數為 C(52, 5)。 C(52, 5) = (52 × 51 × 50 × 49 × 48) / (5 × 4 × 3 × 2 × 1) = 2,598,960
- 計算拿到葫蘆的組合數:
- 選擇三張牌的點數 (例如:3 個 K):有 C(13, 1) = 13 種選擇。
- 從該點數的 4 張花色中選 3 張:有 C(4, 3) = 4 種選擇。
- 從剩下 12 種點數中選擇兩張牌的點數 (例如:2 個 8):有 C(12, 1) = 12 種選擇。
- 從該點數的 4 張花色中選 2 張:有 C(4, 2) = 6 種選擇。
- 拿到葫蘆的總組合數 = 13 × 4 × 12 × 6 = 3,744
- 拿到葫蘆的機率 = 3,744 / 2,598,960 ≈ 0.00144
11. 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(4! / (x!(4-x)!)) * (1/3)ˣ * (2/3)⁴⁻ˣ, x=0,1,2,3,4。試求 F(-1)、F(2)。
解答: 此為二項分佈 B(n=4, p=1/3) 的機率質量函數 (pmf)。
- 求 F(-1): F(x) 是累積機率函數 (CDF),定義為 F(a) = P(X ≤ a)。 隨機變數 X 的可能值為 {0, 1, 2, 3, 4},因此 P(X < 0) = 0。 F(-1) = P(X ≤ -1) = 0。
- 求 F(2):
F(2) = P(X ≤ 2) = P(X=0) + P(X=1) + P(X=2)。
- P(X=0) = f(0) = C(4,0)(1/3)⁰(2/3)⁴ = 1 × 1 × (16/81) = 16/81
- P(X=1) = f(1) = C(4,1)(1/3)¹(2/3)³ = 4 × (1/3) × (8/27) = 32/81
- P(X=2) = f(2) = C(4,2)(1/3)²(2/3)² = 6 × (1/9) × (4/9) = 24/81
- F(2) = 16/81 + 32/81 + 24/81 = 72/81 = 8/9。
12. 離散型隨機變數 X 的累積機率函數為 F(x) = Σₙ₌₀ˣ (4! / (n!(4-n)!)) * (1/3)ⁿ * (2/3)⁴⁻ⁿ, x=0,1,2,3,4。試求 f(0)、f(1)、f(2)、f(3)、f(4)。 解答: f(x) 是機率質量函數 (pmf)。我們可以直接計算 f(x) = C(4,x)(1/3)ˣ(2/3)⁴⁻ˣ 的值。
- f(0) = C(4,0)(1/3)⁰(2/3)⁴ = 1 × 1 × (16/81) = 16/81
- f(1) = C(4,1)(1/3)¹(2/3)³ = 4 × (1/3) × (8/27) = 32/81
- f(2) = C(4,2)(1/3)²(2/3)² = 6 × (1/9) × (4/9) = 24/81
- f(3) = C(4,3)(1/3)³(2/3)¹ = 4 × (1/27) × (2/3) = 8/81
- f(4) = C(4,4)(1/3)⁴(2/3)⁰ = 1 × (1/81) × 1 = 1/81
13. 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密度函數為 fₓ(x) = { cx, 0 < x < 4; 0, otherwise },試決定 c 值。 解答: 機率密度函數 (pdf) 在其定義域上的積分必須等於 1。 ∫₀⁴ cx dx = 1 [c * x²/2] 從 0 到 4 = 1 c * (4²/2) - c * (0²/2) = 1 c * (16/2) = 1 8c = 1 c = 1/8
14. 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密度函數為 fₓ(x) = { c(2-x), 0 < x < 2; 0, otherwise },試決定 c 值。 解答: 機率密度函數 (pdf) 在其定義域上的積分必須等於 1。 ∫₀² c(2-x) dx = 1 c * [2x - x²/2] 從 0 到 2 = 1 c * [(2*2 - 2²/2) - (0)] = 1 c * (4 - 2) = 1 2c = 1 c = 1/2
15. 試求擲兩公正六面骰子點數和的期望值。 解答: 令 X 為第一顆骰子的點數,Y 為第二顆骰子的點數。我們要求 E[X+Y]。 根據期望值的線性性質,E[X+Y] = E[X] + E[Y]。
- 對於一顆公正的六面骰,其點數期望值為: E[X] = (1+2+3+4+5+6) / 6 = 21/6 = 3.5
- 同理,E[Y] = 3.5。
- 兩顆骰子點數和的期望值為: E[X+Y] = 3.5 + 3.5 = 7
16. 續型隨機變數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1/18,0 ≤ x ≤ 18,試求 F(0)、F(18)、F(x)。 解答: 此為在區間 [0, 18] 上的連續均勻分佈。
- 累積機率函數 F(x) = P(X ≤ x) = ∫₀ˣ f(t) dt。 F(x) = ∫₀ˣ (1/18) dt = [t/18] 從 0 到 x = x/18 (此公式適用於 0 ≤ x ≤ 18)。
- 完整的 F(x) 函數為: F(x) = { 0, if x < 0; x/18, if 0 ≤ x ≤ 18; 1, if x > 18 }
- F(0) = 0/18 = 0
- F(18) = 18/18 = 1
- F(x) = { 0, if x < 0; x/18, if 0 ≤ x ≤ 18; 1, if x > 18 }
17. 連續型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1/25,0 ≤ x ≤ 25,試求隨機變數 X 的期望值。 解答: 此為在區間 [0, 25] 上的連續均勻分佈。
- 對於區間 [a, b] 上的均勻分佈,期望值 E[X] = (a+b)/2。 E[X] = (0+25)/2 = 12.5
- 也可以透過積分計算: E[X] = ∫₀²⁵ x * f(x) dx = ∫₀²⁵ x * (1/25) dx = (1/25) * [x²/2] 從 0 到 25 = (1/25) * (25²/2) = 25/2 = 12.5
18. 連續型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(1/3)e⁻ˣ/³,x ≥ 0,試求隨機變數 X 的期望值。 解答: 此為指數分佈,其機率密度函數為 f(x) = λe⁻ˡˣ。
- 比較 f(x) = (1/3)e⁻ˣ/³ 與標準形式,可知率母數 λ = 1/3。
- 對於率母數為 λ 的指數分佈,其期望值 E[X] = 1/λ。 E[X] = 1 / (1/3) = 3
19. 連續型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1/25,0 ≤ x ≤ 25,試求其變異數。 解答: 此為在區間 [0, 25] 上的連續均勻分佈。
- 對於區間 [a, b] 上的均勻分佈,變異數 Var(X) = (b-a)² / 12。 Var(X) = (25-0)² / 12 = 625 / 12。
- Var(X) = 625/12 (約為 52.083)。
20. 連續型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(1/3)e⁻ˣ/³,x ≥ 0,試求其變異數。 解答: 此為率母數 λ = 1/3 的指數分佈。
- 對於率母數為 λ 的指數分佈,其變異數 Var(X) = 1/λ²。 Var(X) = 1 / (1/3)² = 1 / (1/9) = 9。
21. 若連續型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1/25,0 ≤ x ≤ 25,試求其動差母函數。
解答: 動差母函數 (MGF) 的定義為 Mₓ(t) = E[eᵗˣ]。
- Mₓ(t) = ∫₀²⁵ eᵗˣ * f(x) dx = ∫₀²⁵ eᵗˣ * (1/25) dx
- = (1/25) * [ (1/t) * eᵗˣ ] 從 0 到 25 (假設 t ≠ 0)
- = (1 / (25t)) * [e²⁵ᵗ - e⁰]
- = (e²⁵ᵗ - 1) / (25t)
- (當 t=0 時,Mₓ(0) = 1)
22. 若連續型隨機變數 X 的機率函數為 f(x) = (1/3)e⁻ˣ/³,x ≥ 0,試求其動差母函數。 解答: 此為率母數 λ = 1/3 的指數分佈。
- 對於率母數為 λ 的指數分佈,其動差母函數 Mₓ(t) = λ / (λ - t),其中 t < λ。
- 將 λ = 1/3 代入: Mₓ(t) = (1/3) / (1/3 - t) = (1/3) / ((1-3t)/3) = 1 / (1 - 3t),其中 t < 1/3。
23. 試舉例說明兩個機率密度函數的一階與二階主要動差相同,但三階主要動差不同。 解答: 此題需要比較兩個具體的機率分佈,但題目未提供。在此提供一個一般性的說明:
- 一階動差 (期望值):衡量分佈的中心位置。
- 二階中央動差 (變異數):衡量分佈的離散程度或寬度。
- 三階中央動差 (標準化後為偏態):衡量分佈的不對稱性。
- 說明:若兩個機率分佈的一階與二階動差相同,代表它們的中心位置和離散程度相似。但若三階動差不同,則表示它們的對稱性不同。
- 舉例:一個標準常態分佈 (期望值為0,變異數為1) 和一個經過平移和縮放的 Gamma 分佈,可以調整其參數使其期望值也為0、變異數也為1。然而,標準常態分佈是完全對稱的(三階動差為0),而 Gamma 分佈是右偏的(三階動差為正),因此它們的三階動差會不同。
24. 試舉例說明兩個機率密度函數的一階、二階與三階主要動差相同,但四階主要動差不同。 解答: 此題同樣需要比較兩個具體的機率分佈,題目未提供。在此提供一個一般性的說明:
- 一階、二階、三階動差:分別對應分佈的中心、離散度和偏斜度。
- 四階中央動差 (標準化後為峰度):衡量分佈尾部的厚重程度和峰度的尖峭程度。
- 說明:若兩個機率分佈的前三階動差都相同,代表它們具有相同的中心位置、離散程度和對稱性。但若四階動差不同,則表示它們的峰態不同。
- 舉例:一個標準常態分佈(峰度為3)和一個自由度大於4的學生 t-分佈(經過標準化後期望值為0,變異數為1,且為對稱分佈故三階動差為0)。t-分佈的尾部比常態分佈更「厚重」,其峰度值會大於3。因此,這兩個分佈在前三階動差上相同(或相似),但在衡量尾部厚度的四階動差上有所不同。